感冒药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研究进展飞速,但是仍面临着各类药物的耐药,以及研发成本太高、效果并不明显的问题,而民族医学以其各种特殊治疗方法在对疫病的防治上具有明显优越性,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调节患者自身免疫,从调理人体本源失衡的角度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我国使用天然药用植物治疗人体所遇到的各种疾病外伤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各民族在发展生存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生存环境、饮食习惯,经过不断的尝试探索,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医疗经验,对遇到的各种疾病进行分类记录,对每种药物的特性、功效及组合成的方剂、炮制的不同剂型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从而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并把其中珍贵的经验编著成册,供后人学习、使用。
在蒙医学理论中,感冒即为疫毒侵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又称“疫热病”、“疫感”。疫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首先与血交博,沿脉道行于全身,破坏体内正常的体素平衡而引发疾病,出现临床症状,有起病突然,发展迅速且病程短暂,恶寒、高热、全身关节及头部剧烈疼痛等特征。
赫依、希拉、巴达干在蒙医学理论中被称为在人体内运行的体素,其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组合构成人体特质,血、希拉属热,巴达干属寒,赫依则为中性偏寒性,三者在人体内保持动态平衡,当由于体内外某些原因打破这一平衡后,机体就会根据相应体素的增盛和减少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热症则是由血、希拉失常引起,温病初期阶段,人体发病之初,血、希拉热性因素增加,体内巴达干、赫依的异常增盛阻碍热性因素的发展,寒热相抗,使疾病进程受阻,不能转化成熟,成为单一热症。体内炽盛的血、希拉热与巴达干、赫依互相压制,混杂,热力尚未增盛,但是增生基础条件已经形成,称未成熟热证期,未熟热通常出现在温病开始的时候。
查干汤由土木香、苦参、悬钩子木和山柰四味单药组成,早在公元1-2世纪,古印度医学著作《医经八支》就对查干汤进行了记载及详细的描述,迄今为止,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公元18世纪后,查干汤开始在蒙古族地区为人们所熟知,1977年作为首批民族用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而该方根据不同病情发展及患者体质可针对性添加单药,进行重组,可衍生形成62种新方,其中部分加味方也被收录于《卫生部药品标准》,查干汤在蒙医药学发展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其作用就在于将未成熟热催化至成熟热证期,加速疾病进程,查干汤清瘟解表、抗菌消炎的功效使其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蒙医学治疗温病的经典方剂和基础方剂。
为了给临床使用查干汤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数据,设计本次实验,通过对未成熟热证期患者分别给予查干汤和氨咖黄敏胶囊,记录其临床表现、用药天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明确查干汤是否对普通感冒具有明显的催熟作用。
实验组选药查干汤具有清瘟解表的功效,使未成熟热证期转化为成熟热证期,用于温病初期,冷热交替,头痛咳嗽,关节酸痛等症,其味极苦,微辛,本方性平,可催熟疫热。兼具甘、苦、辛三味,可使赫依、希日、巴达干回归本位并恢复平衡。
为了验证查干汤的催熟疫热作用,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实验组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了对查干汤催熟疗效的临床试验。有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查干汤其组方药物都含具有抗菌、抗炎、消肿止痛等作用的成分。
而本实验通过对100名患者进行的临床实验研究,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通过对患者用药前后症状观察,以出现成熟热证期表现时间节点统计药程天数,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t检验,X2=13.988,p=0.03,P<0.05,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药程长短构成比有差异,得出结论结果证明了蒙药查干汤在普通感冒的催熟治疗上确实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循证医学依据。
后续实验中,在病例都进入成熟热证期后继续给药观察,至临床症状消失,感冒痊愈,统计药程天数,实验组痊愈所需时间:第1天痊愈:5人;第2天痊愈:18人;第3天痊愈:7人;第4天痊愈:15人;第5天痊愈:2人;第6天痊愈:1人;第7天痊愈:2人。对照组痊愈所需时间:第1天痊愈:7人;第2天痊愈:11人;第3天痊愈:15人;第4天痊愈:9人;第5天痊愈:5人;第6天痊愈:2人;第7天痊愈:1人。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情况,X2=8.384,P=0.211,P>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
验数据的真实性。第四,在对照组设置上,由于临床医学并不存在温病未成熟热、成熟热证期等概念,所以其药物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是否具有对普通感冒的催熟作用,所以经请示导师决定选用市面常用的氨咖黄敏胶囊,在实验结束统计数据时分析对照组患者症状时,发现使用氨咖黄敏胶囊的患者,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成熟热证期表现,可表明该药具有一定催熟作用。
对照组选药氨咖黄敏胶囊是一种复方制剂,其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是感冒等疾病的常用药物,虽具明确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过量应用可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咖啡因是从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常被应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但过量使用时就可能会使患者产生依赖反应。
马来酸氯苯那敏在临床上又称扑尔敏,抗组胺类药物,可用于鼻炎、过敏及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但在应用时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例如,由于马来酸氯苯那敏是通过肝脏代谢,所以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且部分患者存在对该药过敏的可能等。
将两组药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之时,我们除了通过本实验结论认为查干汤的催熟作用更加明显以外,安全性是除疗效外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关于氨咖黄敏胶囊组成成分存在副作用的研究,使得我们在临床治疗普通感冒时更加倾向于查干汤,当然,查干汤相较于西药,也有它的局限性,剂型、用法及其服用口感都是查干汤等很多散剂蒙药在面对患者选择时被拒绝的理由。
根据相关论文研究记载,组方药材中,主药土木香,蒙古名玛奴、玛奴巴达拉、高雅﹒阿拉坦—都斯勒琪琪格,为菊科草本植物,《本草衍义》中记载,叶如
,但狭长,茎高三、四尺,花黄,一如金钱,其根则青木香也。生嚼之,极辛香,尤行气。其味辛、苦、甘,性平、腻、锐、重、燥。
有祛巴达干热,调节气血不调和,调理胃火,消食,开胃,止痛之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菊糖、挥发油以及少量甾体、生物碱等。这些成分构成了土木香的药用价值,在挥发油中又提取出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脱氢木香内酯等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倍半萜内酯类是土木香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生物活性成分,很多实验证实该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镇痛、驱虫等功效。
有大量研究表明,查干汤主药土木香具有明确的抗菌作用,土木香内含有的单体化合物其广谱生物学效应,不仅能够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还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农杆菌、部分真菌。
从疾病病变过程来看上述分类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温病可能形成的全部证型,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用药疗法可以使这些证型进行相互转化,而其中的总体治疗原则可概括为化繁为简,逐一击破。所以,了解温病的每一证型特点、病机、治疗方法,准确把握病情进程,才能够给患者减轻痛苦,治愈疾病。本实验在开始前实验人员都对温病的分型、特点、演变、治疗都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总结规划,根据教材、文献、著作等选定了观察指标及标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得出了明确的实验结果。查干汤具有一定的未成熟热催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