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宝湿润烧伤膏
烧伤是高温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可破坏受损部位皮肤屏障功能,导致烧伤局部免疫功能受损,创面易被病原菌感染,甚至导致脓毒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抗菌药物是烧伤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病原菌耐药性逐年升高,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不利于患者预后。
因此,分析总结烧伤创面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及其耐药性,有助于提高使用抗菌药物的准确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烧伤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经历或目睹创伤性事件后个体出现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重新再体验、回避、警觉性增高,个体认知和情绪发生消极改变,其核心症状包括对创伤性事件的侵入性记忆、回避麻木和持续警觉性增高三大症状。
患儿意外烧伤不仅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父母乃至整个家庭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父母在烧伤患儿心理、躯体康复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父母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整个家庭的功能。
患儿意外烧伤后,父母在患儿治疗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患儿烧伤后频繁换药、侵入性治疗等操作使父母重复暴露于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应激源中。
增加了父母患ptsd的风险,导致社会适应障碍、家庭功能受损,影响患儿和父母间的亲子互动,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儿康复。
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率较高,中国每年烧伤就医患者高达一百一十万,其中小面积浅度烧伤占60%以上。小面积浅度烧伤因面积小且仅有表皮浅层损伤,因此其可选择的治疗方式较多并且治疗难度不大,但是浅度烧伤的患者数量巨大。选择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国际烧伤协会救治实践指南》推荐,可选择局部外用抗菌软膏治疗浅度创面,在抗感染的同时促进创面上皮化愈合。临床上多采用磺胺嘧啶银来治疗烧伤创面,其效果获得广泛认可。
目前,夫西地酸乳膏在国内广泛用于感染性皮肤疾病,如痤疮、脓疱疮、湿疹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国内还少有文献报道夫西地酸乳膏应用于烧伤创面。
烧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外伤,平均发生率约为4‰~12‰,其中深Ⅱ度烧伤累及表皮、真皮乳头层(全部)、真皮网状部分(部分),破坏了原本的皮肤结构,同时创面坏死组织持续存在可导致进行性损害,进一步影响创面愈合。
削痂术实施可去除坏死组织,有效预防进行性感染,然而单纯手术不能加快创面愈合,因为术后需要另外给予针对性干预。临床上削痂术后常规药物干预下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往往较慢,且康复时间较长。
美宝湿润烧伤膏的主要由黄连、黄柏、地龙、黄芩、婴粟壳等组成,具有抑菌、阻菌、止痒痛、祛腐生肌功能,纳米银敷料将单质银制备成25左右的微小银微粒。
其能够通过与细菌DNA结合从而杀死细菌,达到抗菌目的,具有渗透性强、起效快、作用持久、抗菌谱广的优点。
一、烧伤分为哪几种
1.轻度烧伤
烧伤可损伤机体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导致组织坏死及大量液体渗出,为病原菌定植创造理想条件。
同时烧伤发生后,机体炎症反应迅速加重,可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严重影响,使得大量补体和免疫球蛋白被消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患者创面感染风险进一步升高,尤其是对危重烧伤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创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抗菌药物治疗在控制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盲目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可导致耐药菌感染风险增加,极易发生二次感染,不利于患者康复。
2.危重烧伤
危重烧伤创面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革兰氏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稳定性极高,极易在创面定植,肺炎克雷伯菌也是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
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和仪器表面,传播途径广泛,烧伤患者极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组织黏膜中广泛分布,患者创面渗液导致表面湿润极有利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
表皮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糖粘质,提高其在创面的粘附力,使得其更容易定植于创面而引起感染。
二、烧伤的治疗过程
烧伤大概率是因为触电、火灾和化学等外界因素,对真皮层、皮肤等造成伤害,如深度烧伤病人烧伤的伤口较重,大部分皮肤烧伤创面直接暴露,容易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影响患者的伤口恢复,而且愈合后也极易导致烧伤创面瘢痕的增生。
有相关报道称,哺乳动物真皮不能自发再生,如果没对烧伤创面恢复提供需要的真皮基质,那么创面基底部位成纤维细胞就会形成不成熟基质,并在重塑时产生瘢痕。
而传统的植皮手术不仅价格昂贵,植皮储备也严重不足,手术后通常也会在烧伤创面产生瘢痕。这时候有学者研究发现异种ADM敷料具有与人类皮肤相近的生物特性,能作为一种真皮替代物,同时相比于其他真皮替代物,ADM具有更大优势。
ADM特别是异体ADM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青睐,于是研究者开始利用它去治疗烧伤创面,并试图减少痊愈后瘢痕的产生。此后,有研究发现ADM具有促进细胞修复和迁移的作用,可在烧伤创面提供合适的细胞微环境,这更加利于缓解患者患处的瘢痕增生。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临床救治危重烧伤患者的常规操作,而病情越严重的烧伤患者,其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越丰富。抗菌药物≥3联、创面用药≥3种,多种抗菌药物同时使用,一方面会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前者对多种抗菌药物有着天然抗性,后者稳定性较高,是容易发生耐药的病原菌,另一方面,多种抗菌药物同时使用可导致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利于病原菌的定植和增殖,可促使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
因此临床应加强烧伤患者感染创面病原菌的耐药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结合患者创面病原菌检出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创面感染的发生。
三、减少患者与父母的焦虑症状
重度以上烧伤患儿父母发生ptsd症状是轻中度患儿父母的6.075倍,患儿烧伤越严重,其父母越有可能发展为ptsd症状,与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重度以上烧伤患儿通常被收治于重症监护室单间病房,父母与外界信息沟通交流受限,社会支持不足有关。
另一方面烧伤越严重的患儿,其面部毁容和躯体功能受限以及生活质量受损越严重,父母对患儿预后的担忧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对烧伤相关恐惧回避更严重,更易发生ptsd症状,提示临床工作者可通过改善烧伤ICU的环境。
为患儿及父母提供安全、温馨的家庭化治疗环境,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及时解答父母关于患儿病情及治疗状况的疑问,适时予以心理疏导,
加强心理支持,满足患儿及父母的情感需求,预防ptsd症状的发生。
母亲急性和长期的恐惧、悲伤、愤怒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内疚、羞愧)存在正相关,且长期的恐惧、悲伤、愤怒情绪与ptsd和抑郁症状的持续存在相关,并与抑郁有纵向关联,说明患儿烧伤事件是父母强烈的应激源。
会长期影响父母的心理以及生活质量,使父母快感缺乏、情绪低落,容易产生抑郁倾向。
更易发生ptsd症状,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关注有恐惧、悲伤、愤怒、过分内疚、自责等负性情绪的父母,加强心理支持和疏导,如可将同伴支持教育纳入烧伤患儿父母心理干预中,将伤情相似、治疗好转且能积极有效应对患儿和自身情绪问题的父母与新入院患儿父母安排在同一间病房。
让有经验的父母分享住院期间照护患儿的经验,增强父母间的情感共鸣,缓解新入院患儿父母的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使其能更好地应对患儿照护和自身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对重症烧伤患儿及其父母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干预、放松治疗等,并结合患儿病情和治疗予以康复指导,可以提高患儿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可有效降低父母的焦虑水平。
通过音乐治疗、呼吸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等系统放松疗法干预,降低家长的ptsd症状和疾病不确定感。以上结果充分表明,烧伤患儿父母的ptsd发生率较高,更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总结
由于浅度烧伤患者表皮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受损,末梢神经裸露,导致创面异常疼痛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感染风险。因此,浅度烧伤的治疗在保证创面快速愈合的同时,更加需要关注患者的治疗质量。
浅度烧伤通常可以选择局部抗菌软膏和各种银基敷料进行换药治疗。国外相关研究发现,与使用银基敷料相比,局部使用抗菌软膏能够提高创面愈合率。
临床可根据严重烧伤患者感染创面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结合感染危险因素,予以针对性用药和干预,降低创面感染风险。本研究病例数较少,病原菌检出情况、耐药性分析及创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均与前人研究存在一定差异。
ADM可在创伤后立即应用,其结构与机体的真皮相似,具有容易使用、消毒和贮存等优点。不但可以精简手术流程,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ADM使用到了很多种细胞的选择和培养,时间长、费用高是胶原的基质生成的一大难题,如果是异种真皮基质的胶原可能会引发一些免疫反应,而且市场上的产品只能达到真皮替代的目的,并无法做到表皮的重建等一系列的问题。